
12月25日,價值49萬元的設備配件和勞保用品成功組柜從三峽物流園發車,報關出口發往巴基斯坦?卡拉奇。這是公司獲批國家級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后的“首單”。這意味著三峽物流園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正式啟動,標志著宜昌市培育外貿新業態、擴大外向型經濟工作再上新臺階。

上午11時許,隨著南大門廣場處貨車笛聲長鳴,一輛載有價值49萬元設備配件和勞保用品的集裝箱貨車向宜昌白洋港駛去。這車近30噸的集裝箱貨物將從白洋港經上海外港海運出口,預計40天內到達巴基斯坦卡拉奇。據悉,這批貨物有80%的商品來自三峽物流園的批發商戶。據宜昌海關介紹,如按傳統出口方式,這批貨物將面臨品類多、制單工作量大、出口通關單缺失等難題,且通過市場采購貿易方式,將為商戶們節省6萬元左右的稅費。



宜昌三峽物流園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于9月15日正式獲批。12月16日三峽物流園旗下宜昌三峽國際商品交易中心有限責任公司獲批省級開發區外貿綜合服務中心。園區綜合服務大樓西樓一樓設立有1000多平方米的市場采購貿易綜合服務大廳,設置稅務、商務、外管、海關、市場監管5個部門咨詢和服務窗口,為各經營主體提供一站式線下服務。同時開發建設了市場采購貿易聯網信息平臺,對外貿企業、采購商和供貨商備案注冊、審核、報關、收結匯等環節實現全面線上辦理和監管。目前,聯網信息平臺已建設完畢對外發布,并順利通過了一單實操測試。經對園區現有的2400多家商戶進行全面摸底,對適合外貿出口商戶逐一入戶動員宣傳,截至目前已辦理商戶外貿備案319家,入住市場采購貿易監管平臺供貨商108家。

公司董事長、總經理謝永信表示:三峽物流園將在園區著手打造進出口商品展示交易區,引進更多國際采購商開展進出口業務,實現“買全球、賣全球”的經營目標;推動傳統商品市場轉型升級,實現國內國際“雙循環”發展,提升宜昌開放發展水平,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
客服電話






新聞中心


